景区景点
酒文化馆中有沙城建厂的历史沿革,荣誉史,老产品以及新产品的展示,映入大家眼帘的是沙城比较具有代表性的“4个一”,第一个1:是1976年中国第一瓶干白在沙城诞生;第二个1:是1958年沙城青梅煮酒被评为全国煮酒的第一名;第三个1:则是1988年的时候沙城有了超低度白酒;第四个1:则是1994年沙城老窖一举夺魁荣获了中国酒王的荣誉称号;
演绎出沙城老窖酒博大精深的酒文化。
“沙城老窖万吨液体黄金酒库”,浓香型老酒和酱香原浆老酒的陶坛贮存区,浓香储存区后,会有一股浓郁的香味扑面而来,其中有粮香、窖香、糟香,这都是浓香型白酒储存过程中会散发出的典型香气,沙城浓香老酒口感:甘冽细腻、窖香幽雅、回味怡畅;酱香储存区,香味以糊香和酱香居多,香而不艳、低而不淡、醇香幽雅、不浓不猛,更加细腻。沙城老酱酒具有典型的“幽雅香”特征:酒体丰满醇厚,酱香突出,口味幽雅细腻,满口生香;这些丰富的香气和味道,得益于用陶坛储存并经过陈年窖藏,时间的酝酿,使得美酒变成了液体软黄金。
建于七十年代的全国罕有、北方地区较大的地下万吨陶坛酒库。由企业自主设计,地上一层,地下两层。这里恒温恒湿,利于具有陈年能力的优质白酒藏养。酒是有生命有灵魂的,在万吨地下酒库自然呼吸老熟的过程,就像人在世外桃源漫长岁月里修行,变得饱满、圆润、通达。
上世纪70年代企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期,当时厂内生产的老龙潭和沙城白酒曾占全省名优酒产量60%以上,为了解决产能急剧扩大带来的粮食、产品运输、原酒贮藏等问题,1974年企业建设了铁路专线,仅仅只有两公里长,往进运粮、往出送酒,当时可是一番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。
广场的主体雕塑是沙城之眼,以燕山和太行山两山环绕、洋河和桑干河汇聚形成的官厅水库、蓝天白云、北国明珠“龙眼葡萄”、塞外优质糯高粱等元素组成,同时塑造了两位中国酒业泰斗的光辉形象,物华天宝的怀来大地,天人共酿的完美结合,沙城老窖和沙城葡萄酒宛若酒城怀来的慧眼。
第一瓶干白葡萄酒研发生产基地是1959年由企业自行设计、施工,顶部采用“工”字形厂房造型,展现了时代美学。建筑地下一层半、地上三层,恒温恒湿。共有197座被誉为储酒魔方的水泥发酵窖池,部分窖池投料口和出渣口密封,数十年前酿造的葡萄酒和青梅煮酒在窖池里得到完好储存。
景区指南